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旅游发展背景下侨乡地方意义的叠写与地方认同——以泉州市晋江梧林侨乡为例
文献摘要: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泉州市晋江梧林侨乡为例,从地方意义叠写中的实体维度、社会关系、地方价值观3个层面考察侨乡地方意义叠写的建构特征,揭示了旅游发展背景下侨乡地方意义的叠写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包括海外华侨在内不同主体的地方认同问题.研究发现:1)人地错位下的意义叠写主要通过想象和旅游系统等传导机制完成,使侨乡呈现出海外华侨"形式上不在场",但"内容上处处在场"的特征,并且推动梧林向传统与现代杂糅的地方格局转变.2)地方意义的叠写具有关系属性,多元互动是其形成过程中的显著特征.地方意义本质上是人地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人地关系不再由传统的地缘关系或亲缘关系决定时,人与地方这一对弱纽带关系也并不能够通过地方意义加以巩固,表现为"侨—眷—乡"关系的异化.3)在地方价值观上,侨乡地方意义经历了从家尺度到国家与民族尺度的意义叠写,凸显了旅游背景下权力对地方意义的选择性表征,动态展演了不同主体的空间价值观取向之争和国家主流文化价值观对地方的引领.4)旅游发展背景下侨乡地方意义叠写引发了海外华侨兼具工具性和选择性的"购物车"式认同以及本地居民的差异化认同,不同主体的认同结构充满张力、分异乃至冲突.
文献关键词:
侨乡;地方意义;地方认同;叠写;旅游发展;福建
作者姓名:
杨勇;邹永广;孙琦
作者机构: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福建泉州362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勇;邹永广;孙琦-.旅游发展背景下侨乡地方意义的叠写与地方认同——以泉州市晋江梧林侨乡为例)[J].热带地理,2022(01):29-42
A类:
叠写
B类:
旅游发展,侨乡,地方意义,地方认同,泉州市,晋江,质性研究方法,实体维度,建构特征,海外华侨,同主体,认同问题,旅游系统,传导机制,出海,处处,传统与现代,杂糅,方格,关系属性,多元互动,显著特征,人地关系,地缘关系,亲缘关系,纽带关系,空间价值,主流文化价值,文化价值观,工具性,购物车,本地居民
AB值:
0.2642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