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静脉麻醉诱导中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最佳配比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手术静脉麻醉中的最佳配伍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7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准备行静脉全身麻醉诱导的ERC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确定患者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的静脉泵注起始给药速率,观察患者静脉泵注至警醒/镇静(OAA/S)评分≤1分的意识消失时间(TLOC),手术中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无创动脉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来调整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的泵注给药速率.记录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泵注后至OAA/S评分≥3分的意识恢复时间(TROC).以术中95%患者药效指标满意、TLOC≤5 min、TROC≤10 min为目标利用响应曲面模型分析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的相互作用并计算最佳配伍给药速率范围.结果 共纳入120例患者,根据所选药物给药速率不同分为12组,每组10例响应曲面模型显示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联合使用在ERCP患者静脉全身麻醉过程中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其最佳配伍给药速率范围:艾司氯胺酮为0.5、0.7、1.0、1.25 mg/(kg·h)时,对应的苯磺酸瑞马唑仑分别为0.5~0.8、0.45~0.65、0.35~0.50、0.2 mg/(kg·h).结论 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镇静药效呈协同作用,在最佳配伍给药速率范围内可以为经ERCP的患者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苯磺酸瑞马唑仑;艾司氯胺酮;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响应曲面模型;麻醉;配伍给药速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彦;胡志远;苗振华;李俊青;刘红霞;吴梦淏;李佩;郭全周;闫立会;梁冬红
作者机构:
邢台市第三医院 麻醉科,河北 邢台 054000;邢台市人民医院 疼痛科,河北 邢台 05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彦;胡志远;苗振华;李俊青;刘红霞;吴梦淏;李佩;郭全周;闫立会;梁冬红-.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静脉麻醉诱导中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最佳配比研究)[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22(12):76-81
A类:
TROC,配伍给药速率
B类:
静脉麻醉,麻醉诱导,苯磺酸瑞马唑仑,艾司氯胺酮,最佳配比,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邢台市,静脉全身麻醉,静脉泵注,警醒,OAA,意识消失,TLOC,手术中,脑电双频谱指数,无创,动脉血压,意识恢复时间,药效,响应曲面模型,联合使用,醉过,镇静药,麻醉效果
AB值:
0.1288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