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在胆囊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及模型建立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IRI)在胆囊癌(GBC)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169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GBC患者,收集分析其包括术前血液生化检查报告在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ROC曲线获得SIR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LR)的最佳分界值,依据SIRI的最佳分界值将纳入患者分为高SIRI组(>1.19)和低SIRI组(≤1.19).通过生存分析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并通过倾向性评分法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高SIRI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显著低于低SIRI组(P<0.001),且SIRI的预后预测价值较NLR,PLR,MLR更强.Cox多因素分析得出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NLR、SIRI是GB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临床病理因素和SIRI构成的列线图可以有效地预测GBC患者的预后.结论 SIRI是有效的根治性切除术后GBC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其预测效能优于NLR、PLR、MLR.
文献关键词:
胆囊癌;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预后;列线图
作者姓名:
郑林林;邱模竞;章小明;潘希望;郑张耀;李太原;胡家平
作者机构:
南昌大学 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 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南昌 330006
引用格式:
[1]郑林林;邱模竞;章小明;潘希望;郑张耀;李太原;胡家平-.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在胆囊癌预后预测中的作用及模型建立)[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5):38-45
A类:
B类: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胆囊癌,预后预测,单核细胞计数,SIRI,GBC,根治性切除术,血液生化,生化检查,检查报告,临床病理资料,淋巴细胞比率,NLR,PLR,MLR,分界,生存分析,Cox,倾向性评分法,总生存期,OS,预测价值,多因素分析,TNM,肿瘤分化程度,糖类抗原,CA19,癌胚抗原,CEA,临床病理因素,列线图,预后指标,预测效能
AB值:
0.2247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