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外周血炎症细胞比值对Ⅱ、Ⅲ期可切除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外周血炎症细胞比值对Ⅱ、Ⅲ期可切除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Ⅱ、Ⅲ期可切除直肠癌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R0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及术后放化疗,中位随访时间5年.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记录同步放化疗急性不良反应分级,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及生存状况.结果 白细胞<2级组与≥2级组患者外周血N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2级组外周血PLR、NAR低于≥2级组(P<0.05).腹泻<2级组与≥2级组患者外周血NLR、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2级组外周血NAR低于≥2级组(P<0.05).放射性皮炎<2级组与≥2级组患者外周血NLR、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皮炎<2级组外周血NAR低于≥2级组(P<0.05).逐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R(R)=6.044(95%CI:2.657,13.748)]、分化程度[R(R)=5.557(95%CI:2.443,12.640)]、淋巴结转移[R(R)=4.540(95%CI:1.996,10.328)]及NAR[R(R)=4.047(95%CI:1.779,9.206)]是直肠癌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病理分期[R(R)=3.850(95%CI:1.692,8.757)]、分化程度[R(R)=3.785(95%CI:1.664,8.610)]及NAR[R(R)=3.857(95%CI:1.696,8.775)]是直肠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NAR最佳截断值为0.05时,预测直肠癌患者无病生存的敏感性为76.09%(95%CI:0.609,0.869),特异性为72.00%(95%CI:0.504,0.871),曲线下面积(AUC)为0.766(95%CI:0.669,0.862);外周血NAR最佳截断值为0.06时,预测直肠癌患者生存的敏感性为75.00%(95%CI:0.608,0.855),特异性为73.68%(95%CI:0.486,0.899),AUC为0.730(95%CI:0.627,0.833).NAR高水平组与低水平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曲线、总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Ⅱ、Ⅲ期可切除直肠癌患者外周血NAR水平与直肠癌术后放化疗急性不良反应及预后有关,NAR高水平患者发生高级别急性不良反应和预后不良的风险较高.
文献关键词:
直肠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放化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方兴中;杨建美;梁海燕
作者机构: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兴中;杨建美;梁海燕-.外周血炎症细胞比值对Ⅱ、Ⅲ期可切除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08):85-91
A类:
B类:
炎症细胞,可切除,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放化疗患者,急性不良反应,甘肃省兰州市,R0,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后放化疗,随访时间,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生存状况,放射性皮炎,Cox,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复发转移,线结,截断值,无病生存,生存曲线,总生存,高级别,别急,预后不良
AB值:
0.1424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