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暑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最新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中暑是与高热相关的系统性炎症应答,可由暴露在高温环境及剧烈运动肌肉产生的大量热量引起。根据内源性和外源性热源不同,中暑分为典型性中暑和劳力性中暑。临床上对于中暑的定义主要基于3方面,即有暴露于湿热环境或剧烈肌肉运动史、体温快速升高至> 40 ℃、神经精神障碍。实际上,除外脑损伤,多数中暑患者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症状,包括低血压、呼吸衰竭、严重腹泻等[1]。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婕;刘志锋;刘喆滢;任广立
作者机构:
510010 广州,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儿科;510010 广州,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婕;刘志锋;刘喆滢;任广立-.中暑发病机制与临床诊治最新研究进展)[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05):417-424
A类:
B类:
中暑,临床诊治,最新研究进展,高热,系统性炎症,炎症应答,高温环境,剧烈运动,内源性,外源性,热源,典型性,劳力,即有,湿热环境,运动史,神经精神障碍,除外,外脑,脑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低血压,呼吸衰竭
AB值:
0.4554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