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血管腔内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的52例SIDSMA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IDSMA患者腹部症状评价表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的腹部症状进行评价。结果:52例SIDSMA患者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腹部整体评价[2(1,3)、0(0,1)、0(0,0)、0(0,0)分]、腹痛[69.23%(36/52)、26.92%(14/52)、7.69%(4/52)、9.62%(5/52)]、腹胀[65.38%(34/52)、5.77%(3/52)、5.77%(3/52)、5.77%(3/52)]、恶心/呕吐[26.92%(14/52)、0.00%(0/52)、0.00%(0/52)、0.00%(0/52)]及排便异常[36.54%(19/52)、7.69%(4/52)、7.69%(4/52)、5.77%(3/52)]占比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 = 41.112,χ2 = 100.866、73.273、34.095、22.860,P均<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术前比较,术后1、6、12个月的患者腹部整体评价分值均显著降低,且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更低(P均< 0.05);患者术后1、6、12个月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便异常占比较术前亦显著降低(P均< 0.008)。52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有73.08%(38/52)的患者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状态,有26.92%(14/52)的患者在术后1个月内恢复正常饮食。结论:腔内治疗SIDSMA效果确切,患者腹部症状明显改善。
文献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血管腔内治疗;动脉夹层
作者姓名:
沈佩儿;张晓娅;邱宸阳;鲍立华
作者机构:
310003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引用格式:
[1]沈佩儿;张晓娅;邱宸阳;鲍立华-.血管腔内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01):47-50
A类:
SIDSMA
B类:
血管腔内治疗,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疗效分析,浙江大学,学医,血管外科,评价表,腹痛,腹胀,恶心,排便,多餐,饮食状态,正常饮食
AB值:
0.1413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