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DS-InSAR的乌达煤田火区长时序地表形变监测与分析
文献摘要:
煤火燃烧不仅浪费了大量煤炭资源,而且严重破坏了火区生态环境,而传统监测方法存在范围小、频率低、成本高、危险大等问题.为此,研究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目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stributed scattere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S-InSAR)技术的煤田火区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快速同质点识别算法(fast statistically homogeneous pixels selection,FaSHPS)选取同质点,然后利用特征值分解方法对这些同质点进行相位优化,并根据时间相干性获取最终的分布式目标,最后结合短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SBAS)InSAR处理步骤解算时序地表形变.以2017年3月—2019年4月63景Sentinel-1A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本文方法获取了乌达煤田时序地表沉降,并与临时相干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temporarily coherent poin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TCP-InSAR)技术监测结果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两者间的相关系数为0.84,监测点位密度比TCP-InSAR提高1.24倍;乌达煤田存在严重的地表形变现象,研究区域内最大形变速率为-215 mm/a;煤火区在秋冬季节地表形变变化相对较快,且具有多个形变延伸方向及发育程度不同的沉降中心.
文献关键词:
DS-InSAR;形变监测;煤火监测;长时序;乌达煤田火区
作者姓名:
李柱;范洪冬;高彦涛;许耀宗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徐州 221116;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绘地理信息院,郑州 45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柱;范洪冬;高彦涛;许耀宗-.基于DS-InSAR的乌达煤田火区长时序地表形变监测与分析)[J].自然资源遥感,2022(03):138-145
A类:
乌达煤田火区,同质点,FaSHPS,煤火监测
B类:
DS,InSAR,区长,长时序,地表形变监测,监测与分析,煤炭资源,严重破坏,监测方法,分布式目标,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stributed,scatterer,interferometric,synthetic,aperture,Radar,识别算法,fast,statistically,homogeneous,pixels,selection,特征值分解,分解方法,相位优化,相干性,短基线集,small,baseline,subsets,SBAS,Sentinel,1A,数据源,地表沉降,干点,temporarily,coherent,point,TCP,技术监测,监测结果,可靠性验证,监测点位,位密度,密度比,变现,形变速率,秋冬季节,节地,变变,发育程度
AB值:
0.3246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