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腹腔镜辅助双通道消化道重建技术在近端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双通道消化道重建技术在近端胃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胃上部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吻合术,B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C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双通道吻合术。数据应用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xˉ±s)表示,多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行LSD-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C组长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C组明显低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等营养指标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C组各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项评分C组显著高于A组、B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双通道消化道重建技术在近端胃切除术中安全可行,具有显著的抗反流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营养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文献关键词:
腹腔镜;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双通道;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姓名:
张吴楼;郑立锋;刘宏达
作者机构:
210048 南京,江北医院普外二科;210029 南京,江苏省人民医院胃外科
引用格式:
[1]张吴楼;郑立锋;刘宏达-.腹腔镜辅助双通道消化道重建技术在近端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22(03):263-266
A类:
B类:
腹腔镜辅助,消化道重建,重建技术,近端胃切除术,临床疗效研究,胃上部癌,食管胃吻合,吻合术,全胃切除,Roux,en,双通道吻合,数据应用,应用软件,围手术期,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组长,反流性食管炎,血清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ALB,前白蛋白,PAB,营养指标,生活质量量表,SF,抗反流,疗效比较研究
AB值:
0.214151
相似文献
腹腔镜远端胃癌D 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10年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LASS队列的全国多中心研究
陈豪;余佩武;黄昌明;胡建昆;季刚;江志伟;杜晓辉;魏东;卫洪波;李太原;计勇;俞金龙;臧卫东;孙益红;陶凯雄;季加孚;余江;胡彦锋;刘浩;李国新;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CLASS研究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 广东省胃肠肿瘤精准微创诊疗重点实验室,广州510515;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重庆 400038;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胃外科,福州 35000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成都 610041;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消化外科,西安 710032;江苏省中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南京 210029;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北京 100853;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洛阳 47103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胃肠外科,广州 510630;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南昌 330006;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佛山 528000;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普通外科,广州 51028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福州350014;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上海 20003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武汉 43002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中心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
胃癌近端胃切除联合不同抗反流消化道重建方式疗效评估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杨力;吴健章;尤俊;樊林;靖昌庆;王权;燕速;余江;臧潞;邢加迪;胡文庆;刘凤林-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南京210029;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上海 20003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厦门 361000;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西安 710061;山东省立医院普通外科,济南 250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长春 13006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西宁 81000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广州 51051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普通外科,上海 200025;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中心,北京 100143;长治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长治 04609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