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超弹镍钛记忆合金线切割加工工艺及形状恢复能力研究
文献摘要:
针对镍钛记忆合金传统机械加工成本高、表面完整性差等问题,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工艺开展工艺参数对超弹镍钛合金Ni55.9Ti的材料去除率、表面完整性、形状恢复能力影响规律研究,基于记忆合金形状恢复理论分析了重铸层对形状恢复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脉冲宽度、峰值电压增加使材料去除率、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及变形恢复偏移量增大,脉冲间隔比增加使材料去除率、表面残余应力与变形恢复偏移量降低,峰值电压与脉冲宽度分别为材料去除率与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影响因素.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镍钛氧化物及工作液电离分解的游离碳随电蚀物冷凝于工件表面,降低了记忆合金的形状恢复能力.
文献关键词:
超弹性镍钛记忆合金;线切割;加工效率;表面完整性;工件形状恢复能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颢;许金凯;于朋
作者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颢;许金凯;于朋-.超弹镍钛记忆合金线切割加工工艺及形状恢复能力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89-96
A类:
Ni55,9Ti,超弹性镍钛记忆合金,工件形状恢复能力
B类:
金线,线切割加工,加工工艺,能力研究,机械加工,加工成本,表面完整性,电火花线切割,镍钛合金,材料去除率,重铸层,脉冲宽度,峰值电压,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变形恢复,偏移量,脉冲间隔,应力与变形,加工过程,工作液,电离,游离碳,电蚀,冷凝,工件表面,加工效率
AB值:
0.2654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