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人体组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营养评定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SLE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20例SLE患者,根据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IM)对SLE患者进行营养评定,分为非营养不良组(n=63)和营养不良组(n=5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人体组分数据和SLEDAI-2000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SLE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①SLE营养不良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补体C3、补体C4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营养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营养不良组的SLEDAI-2000评分中位数为6.5,明显高于非营养不良组(1.0,P<0.001).②SLE营养不良组的全身相位角、身体总水分、蛋白质量、骨骼肌量、身体细胞量、细胞内水分等人体成分明显低于非营养不良组(P<0.05).③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全身相位角(OR:0.364,95%CI:0.180~0.737,P=0.005),蛋白质量(OR:0.195,95%CI:0.042~0.892,P=0.035)是SLE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运用人体组分对SLE患者进行营养评定,可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营养状况,为整体改善SLE患者临床预后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人体组分;营养不良;营养风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晨敏;严青;魏骐骄;高飞;吕心阳
作者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风湿免疫科,福建 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 临床营养科,福建 福州35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晨敏;严青;魏骐骄;高飞;吕心阳-.人体组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营养评定中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5):427-432
A类:
人体组分
B类:
系统性红斑狼疮,营养评定,评估系统,营养状况,本院,风湿免疫科,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IM,行营,实验室指标,SLEDAI,分析预测,血白蛋白,补体,C3,C4,中位数,身相,相位角,体总,骨骼肌量,体细胞,人体成分,独立影响因素,体改,临床预后,营养风险
AB值:
0.20861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