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该+VP"结构的主观性及其动因
文献摘要:
现代汉语中,"该+VP"结构作为常用情态表达结构,使用频率特别高."该+VP"结构在话语使用中,有两种情态功能:道义情态与认识情态.在进入话语时,要么表达"情理上应该如此",要么表达"估计情况应该如此".研究发现,由于其本身特有的情态功能,"该+VP"结构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性特点.而其主观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话语表达中,根据认识上可能性量值的高低,整个结构的语义会游移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呈现纵向的量值等级序列.另一方面,"该+VP"结构的主观性程度随情态动词"该"的语义演变历程愈发强烈,主观化倾向与情态动词"该"的语法化路径呈单向性."该+VP"结构的主观性并非凭空而来,说话人的主观判断离不开特定命题依据的支撑.
文献关键词:
"该+VP"结构;主观性;客观性;主观化
作者姓名:
吴丽花;金光洙
作者机构:
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 延吉133002
引用格式:
[1]吴丽花;金光洙-."该+VP"结构的主观性及其动因)[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89-97
A类:
B类:
+VP,主观性,现代汉语,情态表达,使用频率,情态功能,道义情态,认识情态,入话,要么,情理,或多或少,一成不变,话语表达,游移,主观与客观,情态动词,语义演变,演变历程,主观化,语法化,单向性,凭空,说话,断离,开特
AB值:
0.3799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