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性质界定与司法适用——以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为分析对象
文献摘要: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是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主体主动修复受损生态环境,使之恢复至基线状态的一种法律责任承担方式,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是维护环境公共利益、救济受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虽然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数量不断增多,但受性质定位不明以及与罚金、没收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责任方式关系不清等因素的制约,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在该类案件中的适用仍存在一定困境.在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要正确适用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应当打破"刑事优先"的传统司法模式,在正确界定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性质的基础上,协调好其与罚金、没收财产等刑事责任之间的关系,理顺其与刑事责任的确定次序,厘清其与恢复原状的适用关系,明确其与赔偿损失(包括惩罚性赔偿)的适用顺位.
文献关键词:
生态环境修复;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环境公共利益;生态环境修复责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雅妮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 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雅妮-.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性质界定与司法适用——以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为分析对象)[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50-61
A类:
B类:
生态环境修复责任,性质界定,司法适用,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线状,法律责任,责任承担方式,护环,环境公共利益,救济,公益诉讼案件,件数,性质定位,罚金,没收,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责任方式,类案,正确适用,传统司法,司法模式,责任性质,调好,刑事责任,任之,理顺,次序,惩罚性赔偿,适用顺位
AB值:
0.2160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