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风险、技术与理性:媒介治理的逻辑脉络
文献摘要:
爱尔兰学者肖恩·奥修克鲁和布鲁斯·吉拉德在《全球媒介治理引论》一书中提出"媒介治理"概念,其后就广受关注.该书认为,媒介的善治存在于三个层面:媒介对于公民社会的自我治理与完善;媒介对于国家权力机关(政府)的监管与共治;媒介对于超国家机构或组织的跨文化治理.[1]马克·瑞博2004年在《信息社会世界高峰论坛:作为政治空间的全球媒介治理》一文中将信息媒介的生产、交换,知识共享、传播的作用纳入全球化的民族国家治理格局中,他认为未来的全球团结与国家互信将取决于跨国家媒介、民族性媒介的传播治理.次年,托马斯考察了西方信息社会传播运动与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互动关系,发现传统的政治统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传播权利的兴起使"新社团主义者"转向"第三部门".与肖恩类似,弗莱德曼在2008年则认为,"媒介治理"试图描绘"各个机制的综合",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国家和超国家的、集中和分散的.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李春雷
作者机构: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引用格式:
[1]李春雷-.风险、技术与理性:媒介治理的逻辑脉络)[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28-32
A类:
吉拉德,超国家机构
B类:
媒介治理,逻辑脉络,爱尔兰,兰学,肖恩,布鲁斯,全球媒介,引论,该书,善治,公民社会,自我治理,国家权力机关,文化治理,信息社会,社会世界,高峰论坛,政治空间,一文,信息媒介,知识共享,民族国家,治理格局,球团,互信,民族性,传播治理,次年,托马斯,方信,社会传播,治统,现代社会发展,传播权,社团,主义者,第三部,弗莱德,德曼,非正式
AB值:
0.4527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