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马克思《前进报》时期未署名文本存否辨析
文献摘要:
马克思在《前进报》时期以匿名的形式公开发表了一些文章,后人在整理、编订其相关文献时,部分文本由于"作者归属不详"而未被纳入马克思的文本群中.《前进报》时期可以确定作者为马克思的未署名文本是《对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最近在诏书上所做的修辞练习的说明》以及马克思为海涅的长诗所作的"引言",二者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得到佐证.马克思将未署名文本视为行使国家"第三种权力"的重要载体,认为以报刊为媒介的匿名文章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力与引导力,使报刊成为人民"英勇的喉舌".与同时期的其他署名文本或可考文本相比较,马克思《前进报》时期未署名文本的主题兼具特殊性与互补性.马克思以犀利的笔触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延续《德法年鉴》时期"揭露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理论品格.考辨与剖析马克思《前进报》时期的未署名文本,为我们进一步探索马克思的"未署名文本群"提供了线索,从而为挖掘与开显马克思思想研究的问题域提供新视角.
文献关键词:
马克思;《前进报》;未署名文本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娥;刘同舫
作者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芜湖241002;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娥;刘同舫-.马克思《前进报》时期未署名文本存否辨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12-17
A类:
未署名文本,廉四世
B类:
前进报,匿名的,编订,分文,作者归属,不详,文本群,弗里德里希,威廉,近在,诏书,书上,修辞,练习,海涅,长诗,所作,引言,恩格斯,佐证,第三种,报刊,社会舆论,监督力,引导力,英勇,喉舌,可考,互补性,犀利,笔触,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德法年鉴,揭露,新世界,理论品格,考辨,马克思思想,思想研究,问题域
AB值:
0.3630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