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结核潜伏感染诊治进展
文献摘要:
全球约有四分之一人口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5%~10%结核潜伏感染者会向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转化,正确诊治结核潜伏感染是终止结核病流行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如结核菌素皮肤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存在无法区分结核潜伏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的局限性,通过检测一些特征性生物标志物(如外周血转录组基因)将有助于区分两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使用免疫制剂者、器官移植者以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等高危人群有必要进行结核潜伏感染监测.对于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应根据进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大小及获益程度来决定是否治疗.预防性结核潜伏感染治疗方案通常包括异烟肼单药治疗6或9个月、利福平单药治疗4个月、每周一次服用异烟肼+利福喷丁3个月(3HP方案)、每日一次服用异烟肼+利福平3个月(3HR方案).每日一次异烟肼+利福喷丁1个月方案(1HP方案)的成功提示超短疗程具有可行性,但其疗效仍需进一步评估.与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如何进行预防性治疗仍在探索中,包括使用抗结核新药,如贝达喹啉、德拉马尼及氟喹诺酮等药物及组合方案.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防治指南及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治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文献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潜伏感染;诊断;治疗;风险监测;综述
作者姓名:
应池清;何畅;徐凯进;李永涛;张颖;吴炜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杭州310003;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山东省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17
引用格式:
[1]应池清;何畅;徐凯进;李永涛;张颖;吴炜-.结核潜伏感染诊治进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6):691-696
A类:
3HP,3HR,1HP
B类:
结核潜伏感染,诊治进展,四分之一,结核分枝杆菌,活动性结核,患者转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干扰素,特征性,生物标志物,转录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器官移植,密切接触者,高危人群,感染监测,异烟肼,单药治疗,利福平,周一,服用,利福喷丁,超短,短疗程,耐多药结核病,预防性治疗,抗结核,新药,贝达喹啉,德拉马尼,氟喹诺酮,组合方案,外防,诊治现状,风险监测
AB值:
0.215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