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SD大鼠外伤性特纳牙模型建立及微观结构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建立SD大鼠外伤性特纳牙模型,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结构和进行能谱分析(EDS).方法 将40只1 d龄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分别垂直于大鼠下颌前牙区牙槽突加力,分5N力组、10N力组、15 N力组.受力面积均为2.5 mm×2.0 mm.30 d龄时处死大鼠,分别记录其下颌中切牙釉质情况,并通过SEM观察正常釉质、发育不全釉质微观结构及进行能谱分析.结果 对照组牙齿牙釉质正常,均正常萌出;5N力组牙釉质发育不全率10%(釉质变色2颗),未萌0颗;10N力组牙釉质发育不全率80%(釉质变色12颗,釉质缺损4颗),未萌1颗;15N力组牙釉质发育不全率60%(釉质变色3颗,釉质缺损9颗),未萌7颗.10N力组与15N力组未萌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下釉质发育不全部分区域釉质表面粗糙伴裂纹,部分区域凹凸不平.EDS结果显示釉质发育不全区钙磷含量较正常釉质低(P<0.05).结论 牙胚外伤可引起釉质发育不全和未萌牙,5 mm2受力面施加10 N力适合建立大鼠外伤性特纳牙模型.外伤性特纳牙表面釉质粗糙,凹凸不平,钙磷含量减少.
文献关键词:
SD大鼠;特纳牙;外伤;釉质发育不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黎;郭姗;李艺博;卢丽雯;张彦喜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儿童口腔科,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郑州 45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黎;郭姗;李艺博;卢丽雯;张彦喜-.SD大鼠外伤性特纳牙模型建立及微观结构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2(05):731-735
A类:
特纳牙,纳牙
B类:
外伤性,牙模型,结构观,表面结构,能谱分析,EDS,四组,垂直于,下颌前牙区,牙槽突,加力,10N,处死,别记,下颌中切牙,牙釉质,牙齿,萌出,釉质发育不全,变色,15N,表面粗糙,凹凸不平,钙磷,磷含量,较正,牙胚,mm2,面釉
AB值:
0.1812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