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荷瘤小鼠模型及生物信息学探讨燥湿解毒复方对胰腺癌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燥湿解毒复方对小鼠胰腺癌细胞株皮下荷瘤生长的影响,并借助生物信息学判断该燥湿解毒复方治疗胰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C57BL/6小鼠胰腺癌细胞株皮下荷瘤模型,将40只皮下荷瘤的小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给药组[27.82 g生药/(kg·d)],中等剂量给药组[13.91 g生药/(kg·d)],低剂量给药组[6.96 g生药/(kg·d)]以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每天灌胃1次,共21天.实验过程中观测小鼠体质量变化以及荷瘤体积变化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实验结束后测量各组瘤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利用BATMAN-TCM、STRING、GEPIA 2数据库判断该燥湿解毒复方针对胰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及相关生物学通路,探索靶点分子对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给药组和中等剂量给药组的小鼠肿瘤生长曲线较为平稳,低剂量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曲线则相对陡直.实验结束后测量发现高剂量给药组及中等剂量给药组小鼠瘤体质量分别为(0.16±0.08)g及(0.18±0.06)g,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瘤体质量(P<0.05).高剂量给药组、中等剂量给药组及低剂量给药组抑瘤率分别为50.00%、43.75%和28.12%(P<0.05).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燥湿解毒复方针对胰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包括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beta precursor protein,APP)、Polo样激酶1(Polo like kinase 1,PLK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碳酸酐酶2(carbonic anhydrase 2,CA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维甲酸受体β(retinoic acid receptor beta,RARB)、神经降压素受体1(neurotensin receptor 1,NTSR1)和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etase,TYMS).这些靶点蛋白在人体内参与调节骨吸收、细胞对维生素A的反应、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对超氧阴离子的正向调节、苏氨酸磷酸化的调节、肝细胞再生、一碳代谢过程、RNA聚合酶Ⅱ对pri-miRNA转录的调控、柱状上皮细胞的发育等生物学过程.进一步分析发现,EGFR和PLK1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结论 根据小鼠胰腺癌细胞株皮下荷瘤模型及生物信息学结果,该燥湿解毒复方能抑制胰腺癌生长.
文献关键词:
燥湿解毒;胰腺癌细胞株;肿瘤生长曲线;抑瘤率;生物信息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小林;雷洋洋;李建柯;高珊珊;蔡定芳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 上海 200032;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上海 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上海 20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小林;雷洋洋;李建柯;高珊珊;蔡定芳-.基于荷瘤小鼠模型及生物信息学探讨燥湿解毒复方对胰腺癌的影响)[J].复旦学报(医学版),2022(06):916-923
A类:
NTSR1,thymidylate
B类:
荷瘤小鼠,小鼠模型,燥湿解毒,胰腺癌细胞株,复方治疗,潜在作用,C57BL,高剂量,药组,生药,正常对照,磷酸盐缓冲液,灌胃,质量变化,瘤体,体积变化,肿瘤生长曲线,后测,抑瘤率,BATMAN,TCM,STRING,GEPIA,潜在治疗,治疗靶点,生物学通路,生存期,陡直,生物信息学分析,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beta,precursor,protein,Polo,like,kinase,PLK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gamma,PPARG,碳酸酐酶,carbonic,anhydrase,CA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EGFR,维甲酸,retinoic,acid,RARB,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胸苷酸合成酶,synthetase,TYMS,靶点蛋白,内参,骨吸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超氧阴离子,苏氨酸,磷酸化,肝细胞,一碳代谢,代谢过程,pri,miRNA,柱状,上皮细胞,生物学过程
AB值:
0.2925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