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人工放射性核素在海洋鱼类中的富集、分布及放射损伤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人工放射性核素是全球核污染的根源,随着全球沿海核能利用的快速发展,加之苏联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的影响,国际社会愈发关注海洋核污染问题和由此带来的公众健康问题.人工放射性核素由多种途径入海,并在海洋中迁移扩散,经食物链富集于高营养级的海洋鱼类体内,一旦其经渔业捕捞进入市场,最终将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全面回顾和综述了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入海途径和扩散迁移方式,以及其在海洋鱼类体内的富集、分布和放射损伤效应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当前海洋核安全现状,针对海洋渔业面对的核污染问题,提出未来应加强人工放射性核素沿食物链向上传递的机制、携带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海洋鱼类洄游模式、慢性核辐射对鱼类不同生活史阶段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建立新的国际海洋核安全标准体系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以期为海洋核污染的全球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文献关键词:
海洋鱼类;人工放射性核素;核泄漏;放射损伤;核辐射
作者姓名:
董宇辰;秦松;陈柯旭;刘正一;孙平;庄龙传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山东 烟台 264003;烟台大学 海洋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3;青岛市中心医院, 山东 青岛 266042
引用格式:
[1]董宇辰;秦松;陈柯旭;刘正一;孙平;庄龙传-.人工放射性核素在海洋鱼类中的富集、分布及放射损伤研究进展)[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06):1066-1075
A类:
B类:
人工放射性核素,海洋鱼类,放射损伤,核污染,核能,苏联,切尔诺贝利,福岛,核泄漏,泄漏事故,公众健康,健康问题,入海,洋中,迁移扩散,食物链,营养级,渔业捕捞,入市,终将,害人,全面回顾,损伤效应,前海,核安全,安全现状,海洋渔业,鱼类洄游,核辐射,生活史阶段,安全标准,全球治理
AB值:
0.2703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