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黄渤海虾虎鱼DNA条形码分类体系构建
文献摘要:
虾虎鱼(Gobiidae)是海洋底层食物链中的关键环节,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虾虎鱼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体型较小,加之形态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特化,对形态学分类鉴定带来极大挑战.本研究对采自黄渤海的73尾虾虎鱼成鱼和幼鱼样本分别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DNA条形码分析,依据形态学分类特征,鉴定出9属12种;而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共鉴定出13种,隶属于虾虎鱼科10属.可见,在形态学鉴定经验不足或幼鱼形态学特征不明显的情况下,DNA条形码可以有效地实现物种鉴定.同时,系统整理了黄渤海虾虎鱼科记录种名录,共计29属47种.依据物种名录,从BOLD及NCBI数据库中筛选并下载了 18属29种虾虎鱼科鱼类的DNA条形码,与本研究鉴定出的10属13种虾虎鱼类合并分析,构建了虾虎鱼科26属42种鱼类的系统关系树,覆盖了黄渤海虾虎鱼科89.36%的记录种,通过对虾虎鱼科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与形态学分类地位进行确认和修订,初步建立了黄渤海虾虎鱼科DNA条形码分类体系.本研究结果证明了 DNA条形码技术对虾虎鱼物种具有较高识别效率,有效弥补了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的缺点和局限,丰富了虾虎鱼DNA条形码数据库,完善了虾虎鱼DNA条形码分类体系,为虾虎鱼的保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及生物地理学等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虾虎鱼;DNA条形码;物种鉴定;系统发育关系;DNA条形码分类体系
作者姓名:
李明晖;安长廷;李昂;刘凯莹;柳淑芳;庄志猛
作者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8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明晖;安长廷;李昂;刘凯莹;柳淑芳;庄志猛-.黄渤海虾虎鱼DNA条形码分类体系构建)[J].中国水产科学,2022(08):1179-1188
A类:
Gobiidae
B类:
黄渤海,海虾,虾虎鱼,分类体系,洋底,食物链,物质循环,能量流动,鱼种,体型,特化,形态学分类,分类鉴定,成鱼,幼鱼,形态学鉴定,分类特征,条形码技术,隶属于,鱼科,经验不足,鱼形,形态学特征,物种鉴定,物种名录,BOLD,NCBI,下载,鱼类,对虾,分子系统发育,系统发育关系,分类地位,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码数,保护生物学,进化生物学,生物地理学
AB值:
0.2580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