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伴DNMT3A突变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子学特点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125例伴DNA甲基转移酶3A(DNMT3A)突变背景下老年及年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分子学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等三个血液科年龄≥60岁的初发AML患者230例,从中筛选出伴有DNMT3A突变老年AML患者65例,经形态学分型、免疫分析(流式)、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50余种基因突变.结果 65例伴DNMT3A突变的老年AML患者均同时携带其他基因突变,每例患者平均发生4.8(1~11)次基因突变;共存基因突变率依次为:NPM1(44.62%,29/65)、FLT3-ITD(33.33%,20/65)、TET2(23.07%,15/65)、RUNX1(15.38%,10/65)、IDH1(15.38%,10/65)、IDH2(13.85%,9/65)及PTPN11(12.31%,8/65).与60例年轻组相比,65例老年组患者具有更低的NPM1(44.62%vs 68.33%,P=0.008)及KIT突变伴随率(0 vs 10.0%,P=0.009),更高的TET2(23.07%vs 1.67%,P=0.0001)及RUNX1突变伴随率(15.38%vs 3.33%,P=0.022),且所有ETV6及SRSF2突变均见于老年组,P值接近统计学意义(P=0.051,0.092).功能归类后显示,60例老年组患者具有更高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基因突变伴随率,差异显著(47.69%vs 23.33%,P=0.005).与野生型相比,共存基因突变为FLT3-ITD者具有更高的外周WBC水平(P=0.003)及更低的初次诱导完全缓解率(CR)(P=0.008),伴PTPN11基因突变的老年患者具有更高的血小板水平(P=0.048),伴NPM1、TET2、IDH1/2、RUNX1突变患者在CR率及外周血细胞水平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的总体初次诱导缓解率明显低于年轻成人组(34.55%vs 73.08%,P=0.0001),伴FLT3-ITD或NPM1突变的老年AML较年轻组有更低的CR率(P=0.005,0.001).结论 DNMT3A突变背景下,老年AML患者常同时携带其他额外基因突变,突变类型与年轻成人组有所不同,部分共存基因突变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CR率有一定的影响.
文献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突变;DNMT3A;老年
作者姓名:
孙维英;蔡晓辉;陈梅玉;贾祝霞;晁红颖;华海应;刘洁;吴品;卢绪章;秦伟
作者机构:
213000 江苏常州,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213100 江苏常州,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血液内科;214000 江苏无锡,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内科;214000 江苏无锡,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内科
引用格式:
[1]孙维英;蔡晓辉;陈梅玉;贾祝霞;晁红颖;华海应;刘洁;吴品;卢绪章;秦伟-.伴DNMT3A突变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子学特点)[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2(12):1234-1242
A类:
B类:
DNMT3A,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分子学,甲基转移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常州市,无锡市,第三人,血液科,初发,免疫分析,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MICM,Sanger,余种,基因突变,共存基因,突变率,NPM1,FLT3,ITD,TET2,RUNX1,IDH1,IDH2,PTPN11,KIT,ETV6,SRSF2,表观遗传学调控,调控基因,野生型,WBC,初次诱导,完全缓解率,CR,老年患者,血小板水平,外周血细胞,诱导缓解,年轻成人
AB值:
0.2883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