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6个语言族群头面部测量指标的表型特征
文献摘要:
对中国6个语言族群(藏缅语族族群、壮侗语族族群、苗瑶语族族群、南亚语系族群、阿尔泰语系族群和汉语族族群)共计63451例(男性29418例,女性34033例)成人的19项头面部指标进行了测量,分析6个语言族群头面部指标的表型特征.结果表明,在6个语言族群中,阿尔泰语系族群的耳较长,唇高值小,鼻与红唇之间的距离大,面的宽度中等,两眼间的距离中等.汉语族族群的头和面较高,耳较长,唇高值较小,鼻与红唇之间的距离较大,面的宽度较大,两眼间的距离较大.苗瑶语族族群和藏缅语族族群的头和面高度中等,容貌耳长、唇高和上唇皮肤部高中等,面的宽度小,两眼间的距离小.壮侗语族族群的头和面高度较小,耳较短,唇高值较大,上唇皮肤部高度小,面的宽度大,两眼间的距离大.南亚语系族群的头和面低,耳短,唇高值大,上唇皮肤部高度小,面的宽度较小,两眼间的距离较小.相对来说,北方族群和南方族群头面部的特征差别较大,汉语族族群头面部特征总体上介于北方族群和南方族群之间.虽然6个语言族群的头面部指标值存在一定差异,但都具有蒙古人种的基本特征,形态学上的共性是主要的.
文献关键词:
头面部;藏缅语族;壮侗语族;苗瑶语族;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汉语族
作者姓名:
谢宾;张兴华
作者机构:
呼伦贝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 呼伦贝尔 021008;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
引用格式:
[1]谢宾;张兴华-.中国6个语言族群头面部测量指标的表型特征)[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68-74
A类:
壮侗语族族群,汉语族
B类:
面部测量,测量指标,表型特征,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南亚语系,系族,阿尔泰语系,头面部指标,红唇,两眼,容貌,上唇,相对来说,南方族群,头面部特征,指标值,蒙古人种
AB值:
0.1297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