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壮侗语族族群体部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壮侗语族族群体部特征.方法 采用人体测量法,对贵州、广西、云南、海南、湖南等地区的壮侗语族14个族群进行体部测量.结果 壮侗语族族群男性足宽、上臂长、前臂长3项指标与年龄不相关,骨盆宽与年龄成正相关(P<0.01),体重、身高、耳屏点高等24项指标与年龄成负相关(P<0.05或P<0.01).壮侗语族族群女性足宽、手长、躯干前高、上肢全长、下肢全长、上臂长共6项指标与年龄不相关,手宽、骨盆宽、全臂长、前臂长等4项指标与年龄成正相关(P<0.05或P<0.01),体重、身高、耳屏点高等18项指标与年龄成负相关(P<0.05或P<0.01).绝大多数体部指标值年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壮侗语族族群各项体部指标均值均男性大于女性(P<0.05或P<0.01),即男性体部的各个高度、长度、宽度大于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临高人、黎族男性及女性的身高、坐高、躯干前高、体重均大于壮侗语族其他12个民族;仫佬族和八甲人体部特征接近.壮侗语族14个族群、布朗族、革家人体部指标均值小于北方汉族、蒙古族巴尔虎部、蒙古族鄂尔多斯部、青海和硕特部、乌孜别克族、南方汉族、摩梭人、羌族、彝族.结论 壮侗语族族群男性、女性体重值不大,男性身高属于矮身材、女性身高属于亚中等身材,壮侗语族族群具有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体质特征,属于身矮体轻的体质类型.
文献关键词:
壮侗语族族群;体部特征;体部指标;主成分分析;活体测量;成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伊拉娜;李咏兰;于会新
作者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人类学学院,呼和浩特 01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伊拉娜;李咏兰;于会新-.中国壮侗语族族群体部特征分析)[J].解剖学报,2022(03):367-373
A类:
壮侗语族族群,体部特征,乌孜别克族
B类:
人体测量法,上臂,臂长,前臂,不相关,骨盆,耳屏,躯干,上肢,全长,体部指标,指标值,年龄组,临高,黎族,仫佬族,八甲,布朗族,北方汉族,蒙古族,巴尔虎,鄂尔多斯,和硕特,摩梭人,羌族,彝族,矮身材,中国南方,南方少数民族,体质类型,活体测量
AB值:
0.1751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