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丹参酮Ⅱ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丹参酮ⅡA作用后的子宫内膜癌细胞设置为对照组、低浓度组(1μg/mL)、中浓度组(2.5μg/mL)及高浓度组(5μg/mL);同时将酪蛋白激酶2(CK2)特异性磷酸化抑制剂(TBB)和丹参酮IIA共同处理后的细胞设置为对照组、TBB组(60μmol)、药物组(5μg/mL)及药物(5μg/mL)+TBB组(60μmol).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丹参酮Ⅱ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子宫内膜癌细胞中P53、活化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CK2α、乳腺癌缺失因子1(DBC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磷酸化乳腺癌缺失因子1(p-DBC1)的表达;同时加入TBB,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中CK2α、DBC1、p-DBC1的表达.结果 结晶紫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和高浓度组各时间点(24、48、72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0.87±0.05)%、(0.61±0.04)%、(0.30±0.04)%、(0.09±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7.976,P<0.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丹参酮ⅡA作用下,P53(F=244.261)及Cleaved caspase-3(F=290.842)的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Bcl-2(F=198.170)的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DBC1/DBC1的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092,P<0.001),而CK2α、SIRT1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独应用TBB(F=7.847)、丹参酮ⅡA(F=827.715)及联合应用(F=22.174),p-DBC1/DBC1表达均受到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01,P=0.002);CK2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可以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K2/DBC1/SIRT1/P53信号通路有关.
文献关键词:
丹参酮ⅡA;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磷酸化
作者姓名:
赵舸;邹存华;宋冬冬;赵淑萍
作者机构: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妇科中心,山东 青岛266034;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普通外科,山东 青岛266034
引用格式:
[1]赵舸;邹存华;宋冬冬;赵淑萍-.丹参酮ⅡA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9):53-58
A类:
+TBB
B类:
丹参酮,对子,子宫内膜癌细胞,细胞增殖与凋亡,酪蛋白,蛋白激酶,CK2,磷酸化,IIA,结晶紫,染色法,blotting,P53,胱天蛋白酶,Cleaved,caspase,Bcl,DBC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染色结果,细胞增殖率,浓度依赖性,表达差异,联合应用,诱导凋亡
AB值:
0.1454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