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及影像特征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ACH)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该疾病特征与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ACH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回顾性总结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6例患者平均56.8岁(33~69岁).4例患者为查体发现,2例分别因高血压与腹部不适就诊.血压升高者4例,其中2例有阵发性血压波动史.术前仅1例行MRI增强扫描后诊断为血管瘤,其他术前诊断包括嗜铬细胞瘤2例、囊肿2例、腺瘤1例.肿瘤平均最大径4.2 cm(2.0~7.1 cm).全部患者均行腹腔镜患侧肾上腺切除术,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3.5个月(4~130个月),肿瘤无复发,仅2例阵发性血压波动病史的患者术后高血压明显缓解.结论 ACH为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临床症状隐匿,部分患者可有腹部不适和阵发性血压波动.影像学延迟不均匀向心性强化可视为其特征表现,平扫点状钙化、边缘结节状强化可辅助诊断.体积较大的ACH需要与嗜铬细胞瘤相鉴别,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充填速度可作为重要鉴别点.CT与MRI技术相结合,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腹腔镜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
文献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高血压;影像;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宋钰峰;宁豪;姚志刚;吴海虎;刘非凡;吕家驹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山东济南25002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病理科,山东济南25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钰峰;宁豪;姚志刚;吴海虎;刘非凡;吕家驹-.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临床及影像特征)[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2):37-42
A类:
肾上腺海绵状血管瘤
B类:
影像特征,ACH,影像资料,疾病特征,诊治经验,经术,术后病理,文献复习,查体,血压升高,高者,阵发性,血压波动,增强扫描,术前诊断,嗜铬细胞瘤,囊肿,腺瘤,患侧,肾上腺切除术,随访时间,良性肿瘤,隐匿,向心性,特征表现,平扫,点状,钙化,辅助诊断,对比剂,充填,技术相结合,诊断准确率,腹腔镜手术,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
AB值:
0.2622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