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肝细胞腺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肝细胞腺瘤(HCA)临床和超声特点,提高HCA的临床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0例HCA患者(HCA组)、17例经典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CMAL组)和同时期随机检索的40例甲胎蛋白阴性的肝细胞癌患者[HCC(AFP-)组]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分别比较HCA组与CMAL组、HCC(AFP-)组临床特点、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的差异.结果 HCA组患者发病年龄为(36.40±16.68)岁,与HCC(AFP-)组患者在性别(男/女:5/5 vs 36/4)、肝炎病毒感染(是/否:0/10 vs 40/0)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672,P=0.010;x2=50.000,P<0.001),而与CAM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CA组病灶回声不具有特异性,HCC(AFP-)组二维超声多表现为低回声,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404,P=0.011),而病灶数目、大小、形态及血供方面比较,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CA与CAML组间病灶数目、大小、边界、回声、形态及血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CA病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主要表现为"高-等-等",HCC(AFP-)组病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表现为"高-低-低",CAML组病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表现为"高-高-等或高-等-等".HCA组与CAML组间超声造影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A组与HCC(AFP-)组间门静脉期(高/等/低:1/6/3 vs 0/4/36)及延迟期(高/等/低:0/6/4 vs 0/1/39)增强表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106,P<0.001;x2=12.500,P=0.002),而动脉期增强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CA具有一定的临床、常规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特点,对于女性、无乙肝感染、超声造影表现"高-等-等"的肝内占位性病变,应注意HCA的可能.
文献关键词:
肝细胞腺瘤;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细胞癌;超声;超声造影
作者姓名:
邹旻红;林伟珍;黄庆;蒋叶;张娈景;郑荣琴
作者机构:
51063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科;510013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胃肠外科;510630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科
引用格式:
[1]邹旻红;林伟珍;黄庆;蒋叶;张娈景;郑荣琴-.肝细胞腺瘤的临床及超声特点分析)[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22(11):1225-1231
A类:
CMAL,CAML
B类:
肝细胞腺瘤,超声特点,特点分析,HCA,诊断能力,中山大学,经典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HCC,AFP,病理资料,x2,临床特点,超声造影,发病年龄,肝炎病毒,回声,低回,血供,增强模式,门静脉,动脉期,常规二维超声,表现特点,乙肝感染,肝内占位性病变
AB值:
0.1913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