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四种不同生境条件下外来植物长芒苋入侵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当前外来植物长芒苋种群在京津冀地区呈爆发性增长态势.文章在入侵植物长芒苋生长的四种典型生境,包括河岸(A)、路边(B)、荒地(C)和农田(D)设置样地采取入侵区和非入侵区土壤,利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入侵生境条件下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组成的变化规律.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生境因素对Simpson指数有显著影响外(P<0.05),生境和入侵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对土壤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较小;NMDS分析表明:不同入侵生境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区分明显.在长芒苋非入侵样地,最丰富的门类为变形菌门、浮霉菌门和芽单胞菌门.而在长芒苋的入侵生境,上述第三大优势门类的芽单胞菌门转变为拟杆菌门;LEfSe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境下代表性优势菌有显著差异.在河岸生境下伯克氏菌科和β-变形菌目的细菌具有明显优势,在荒地生境下芽单胞菌纲和芽单胞菌科的细菌占优势,在路边生境下Sphingomonas_sediminicola占优势,在农田生境下亚硝化单胞菌科占优势.本研究表明长芒苋的入侵能显著改变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这种改变将通过生理生化过程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
文献关键词:
植物入侵;长芒苋;细菌多样性;生境异质性
作者姓名:
石福臣;张梅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
引用格式:
[1]石福臣;张梅-.四种不同生境条件下外来植物长芒苋入侵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864-872
A类:
sediminicola
B类:
不同生境,生境条件,外来植物,长芒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京津冀地区,爆发性增长,增长态势,入侵植物,河岸,路边,荒地,样地,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下土,土壤细菌多样性,双因素方差分析,Simpson,NMDS,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门类,变形菌门,霉菌,单胞菌,拟杆菌门,LEfSe,下代,优势菌,伯克,占优势,Sphingomonas,农田生境,亚硝化,生理生化,植物入侵,生境异质性
AB值:
0.2971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