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天然富硒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水稻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文献摘要:
发展富硒农业对改善人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开展富硒土壤中生态安全评估相关研究.土壤生物是土壤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的主要调节者,线虫是土壤中数量最丰富的后生动物,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能流通道和环境质量等均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研究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水稻土壤(总硒为100~900 μg/kg)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低硒组、中硒组和高硒组,对其中的线虫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 显示,不同硒含量土壤中,线虫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相比于低硒组,中硒组及高硒组线虫密度显著增大,cp-2线虫及食真菌线虫相对丰度显著减小,F/B值和结构指数SI值显著减小;随土壤总硒及有效硒含量的增加,线虫密度、连胃属(Chronogaster)线虫相对丰度、棱咽属(Prismatolainus)线虫相对丰度增大,拟丽突属(Acrobeloides)线虫相对丰度、食真菌线虫相对丰度(Fu)、F/B值和结构指数SI减小.硒抑制了群落中的硒敏感线虫,简化了土壤食物网结构.在野外条件下线虫群落对于水稻土壤硒元素具有敏感的响应,可作为水稻土壤硒素水平的生物指示者.本研究为科学评价天然富硒水稻土壤的生态安全提供了数据参考.
文献关键词:
水稻土壤;硒;线虫;结构指数;拟丽突属;生物指示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宋佳平;袁林喜;刘晓东;刘永贤;王张民;陈清清;张泽洲;龙泽东;林锦钰;尹雪斌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西交利物浦大学健康与环境科学系,苏州21512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宁530007;江苏省硒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215123;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101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佳平;袁林喜;刘晓东;刘永贤;王张民;陈清清;张泽洲;龙泽东;林锦钰;尹雪斌-.天然富硒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水稻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科学通报,2022(06):537-547
A类:
天然富硒区,Chronogaster,Prismatolainus,拟丽突属,Acrobeloides,生物指示者
B类: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水稻土壤,土壤线虫群落,线虫群落结构,群落结构特征,指示意义,富硒农业,人体健康,富硒土壤,生态安全,安全评估,土壤生物,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土壤生态系统,能流,总硒,低硒,高硒,落进,硒含量,结构差异,cp,相对丰度,结构指数,SI,有效硒,Fu,土壤食物网,食物网结构,在野,下线,土壤硒,硒元素,科学评价,富硒水稻
AB值:
0.2559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