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DPSIR模型的2003-2015年文山州生态安全动态评价
文献摘要:
基于DPSIR模型,结合文山州石漠化分布现状,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选取22个经济、社会和环境指标构建石漠化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方法确定文山州石漠化生态安全指数,使用相应的阈值划分安全等级,分别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文山州8个县/市的石漠化生态安全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排名前5的指标为经济密度、农药负荷、当年造林面积、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因此生态安全保护须做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均衡发展.2003-2015年,文山州石漠化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石漠化生态安全由较不安全向临界安全改善,五大子系统石漠化生态安全指数逐渐上升.文山州石漠化生态安全状况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于经济开发的西北部,状态较为稳定.2003-2015年,临界安全等级国土面积占比由24.54%至26.25%后上升为37.91%,麻栗坡县由较不安全上升为临界安全.本研究可为文山州石漠化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石漠化;生态安全;DPSIR模型;熵权法
作者姓名:
史小蓉;张超;陈棋;田湘云;刘娇;张玉薇
作者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昆明650233
引用格式:
[1]史小蓉;张超;陈棋;田湘云;刘娇;张玉薇-.基于DPSIR模型的2003-2015年文山州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22(11):122-130
A类:
B类:
DPSIR,文山州,动态评价,分布现状,环境指标,指标构建,TOPSIS,生态安全指数,阈值划分,安全等级,生态安全性,定量评价,经济密度,造林,耕地面积,此生,安全保护,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全由,全向,临界安全,大子,经济开发,西北部,国土面积,麻栗坡县,石漠化治理
AB值:
0.2872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