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儿童直立不耐受和坐位不耐受的疾病谱及治疗方式十年回顾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直立不耐受(orthostatic intolerance,OI)和坐位不耐受(sitting intolerance,SI)的基础疾病谱,并了解其在临床上采用的经验性治疗方式.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十年期间所有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OI和SI诊断标准的患儿纳入研究,分析患儿OI和SI的基础疾病谱,并总结分析其治疗方式.结果:共纳入OI和SI病例资料2 110例,其中男943例(44.69%),女1 167例(55.31%),年龄4~18岁,平均(11.34±2.84)岁.十年间总体OI和SI患儿例数呈逐渐增多趋势.OI疾病谱中占比最高的是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共 826 例(39.15%);其次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共 634 例(30.05%).而SI疾病谱中占比最高的是坐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sitting tachycardia syndrome,STS),共8例(0.38%);其次为坐位性高血压(sitting hypertension,SHT)2例(0.09%);此外,OI和SI合并疾病中占比最多的是POTS合并STS,共36例(1.71%).在OI和SI治疗方式中,主要为自主神经功能锻炼757例(35.88%),其次为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ORS)687 例(32.56%),美托洛尔 307 例(14.55%),盐酸米多君 142 例(6.73%),ORS联合美托洛尔138例(6.54%)和ORS联合盐酸米多君79例(3.74%).POTS合并VVS的患儿相对于POTS或VVS患儿,接受药物治疗者更多(41.95%vs.30.51%vs.28.08%,x2=20.319,P<0.01),而POTS和VVS患儿的药物治疗占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POTS及VVS是OI的主要基础疾病,SI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疾病.OI和SI患儿的人数整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主要治疗方式为自主神经功能锻炼和口服ORS.POTS合并VVS的患儿相对于单纯POTS或VVS患儿,更倾向于接受药物治疗.
文献关键词:
儿童;直立不耐受;坐位不耐受;疾病谱
作者姓名:
崔雅茜;杜军保;张清友;廖莹;刘平;王瑜丽;齐建光;闫辉;徐文瑞;刘雪芹;孙燕;孙楚凡;张春雨;陈永红;金红芳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北京 100034;教育部分子心血管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1
引用格式:
[1]崔雅茜;杜军保;张清友;廖莹;刘平;王瑜丽;齐建光;闫辉;徐文瑞;刘雪芹;孙燕;孙楚凡;张春雨;陈永红;金红芳-.儿童直立不耐受和坐位不耐受的疾病谱及治疗方式十年回顾)[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5):954-960
A类:
坐位不耐受,tachycar
B类:
直立不耐受,疾病谱,orthostatic,intolerance,OI,sitting,SI,基础疾病,经验性,性治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院儿科,病例资料,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诊断标准,中男,十年间,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syndrome,POTS,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syncope,VVS,tachycardia,STS,hypertension,SHT,合并疾病,自主神经功能,功能锻炼,口服补液盐,oral,rehydration,salts,ORS,美托洛尔,米多君,治疗者,x2,统计学差异,新发现
AB值:
0.246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