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头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头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脑神经元保护作用和对运动功能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头针治疗组、抑制剂组、头针治疗+抑制剂组,另设假手术组.干预治疗结束后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行为学及运动功能;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观察大鼠神经元形态;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抑制剂组、模型组、头针治疗+抑制剂组和头针治疗组,神经功能损害及运动功能评分逐渐降低、逃避潜伏期逐渐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逐渐延长、脑梗死面积比例逐渐降低、尼氏小体数量逐渐增多、PI3K、AKt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P<0.05),神经元形态逐渐改善.结论 头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脑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可增强其运动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文献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头针疗法;脑神经元保护;运动功能;PI3K/AKt通路
作者姓名:
汤博;王霞;吴福建;姜玉莹
作者机构:
武警河南总队医院中医康复医学与理疗科门诊,河南郑州 450000;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内科,河南新乡 453000
引用格式:
[1]汤博;王霞;吴福建;姜玉莹-.头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大鼠脑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2):213-219
A类:
脑神经元保护
B类:
头针疗法,缺血性中风,PI3K,AKt,运动功能,可能机制,Longa,线栓法,大鼠模型,假手,干预治疗,后评价,行为学,TTC,染色法,脑梗死面积,尼氏染色,qPCR,Blotting,脑组织,磷脂酰肌醇,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蛋白表达水平,神经功能损害,功能评分,逃避潜伏期,象限,停留时间,面积比,小体,白相,相对表达量
AB值:
0.2020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