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基因组学探讨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对大鼠脊髓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临床上有罗哌卡因致神经损伤的病例报道,但罗哌卡因致神经损伤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探讨0.5%和1.0%的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后6和24 h,大鼠机械痛阈的改变以及脊髓L3基因组学的变化,以探究罗哌卡因致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选用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在鞘内置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罗哌卡因1~4组(n=6).对照组鞘内置管后以8.3μL/h速度连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4 h,注射完成后停药24 h.罗哌卡因1组、罗哌卡因2组在鞘内置管后以8.3μL/h的速度连续于鞘内注射1%罗哌卡因24 h,罗哌卡因3组、罗哌卡因4组于鞘内置管后以8.3μL/h的速度连续于鞘内注射0.5%罗哌卡因24 h;罗哌卡因1组、罗哌卡因3组注射完成后停药6 h,罗哌卡因2组、罗哌卡因4组注射完成后停药24 h.各组大鼠在给完药物即刻以及相应停药时间后进行行为学观察,并使用压力探针法观察大鼠机械痛阈的改变,完成行为学观察后取脊髓L3样本使用Illumina双端测序构建基因文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分析,再用real-time RT-PCR法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罗哌卡因1~4组大鼠在注射完成时痛阈均增加;停药对应时间后的痛阈恢复程度与给药浓度呈负相关、与停药时间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罗哌卡因1组差异表达的基因有488个,其中456个上调,32个下调;罗哌卡因2组差异表达的基因1194个,其中1092个上调,102个下调;罗哌卡因3组差异表达的基因518个,其中384个上调,134个下调;罗哌卡因4组差异表达的基因68个,其中46个上调,22个下调.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与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有关.结论:0.5%和1.0%罗哌卡因鞘内注射24 h后,大鼠脊髓L3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文献关键词: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麻醉;基因组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源;郭曲练;张重;王锷;孙志华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长沙4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源;郭曲练;张重;王锷;孙志华-.基于基因组学探讨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对大鼠脊髓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4):431-442
A类:
蛛网膜下麻醉
B类:
基因组学,鞘内注射,罗哌卡因,脊髓,神经损伤,病例报道,机械痛阈,L3,只成,鞘内置管,生理盐水,即刻,停药时间,行行,行为学,为学观,探针法,成行,Illumina,双端,基因文库,统计学方法,差异表达基因,基因本体,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书信,通路分析,real,药对,恢复程度,给药浓度
AB值:
0.1666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