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淤泥质潮间带植被-光滩沉积物稳定性研究—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为例
文献摘要:
以典型淤泥质潮间带—长江口崇明东滩为例,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实验,对盐沼植被-光滩中沉积物的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光滩区域,随着黏土含量的增加,沉积物稳定性增强.②受植被根系"加筋"作用,盐沼植被带沉积物稳定性明显高于光滩.③同一类型植被带的沉积物稳定性由地下生物量决定,地下生物量越高,沉积物越稳定;不同类型植被带的沉积物稳定性由植被根系特征决定,与具有较细根系的海三棱镳草相比,较粗根系的互花米草植被带内沉积物稳定性差.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潮间带沉积物稳定性研究理论,而且还可为绿色海堤建设、海岸绿色防护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沉积物稳定性;临界剪切应力;淤泥质潮间带;盐沼植被;沉积物粒度
中图分类号:
[2]
天文学、地球科学(P)
/
海洋学(P7)
/
海洋基础科学(P73)
/
海洋地貌学(P737)
/
海岸地貌(P737.1)
/
海岸地貌类型(P737.12)
/
入海河口地貌(P737.12+1)
作者姓名:
张莹鑫;张文祥;史本伟;汪亚平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1;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莹鑫;张文祥;史本伟;汪亚平-.淤泥质潮间带植被-光滩沉积物稳定性研究—以长江口崇明东滩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169-177
A类:
淤泥质潮间带,沉积物稳定性
B类:
带植,稳定性研究,长江口,崇明,东滩,现场采样,室内实验,盐沼植被,滩区,黏土含量,稳定性增强,植被根系,加筋,植被带,地下生物量,根系特征,细根,三棱,粗根,互花米草,内沉积,潮间带沉积物,研究理论,海堤,海岸,绿色防,防护措施,措施制定,临界剪切应力,沉积物粒度
AB值:
0.2886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