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地形复杂度的重庆市耕地"宜机化"改造适宜性评价
文献摘要:
"宜机化"改造是推进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根本之路,对其进行科学的适宜性评价能合理规划改造进程,对提高丘陵山地"宜机化"改造的效率和准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高程、坡度和地块破碎度等3个地形限制因素,以重庆市各区县为评价单元,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及数据包络法(DEA),对耕地进行"宜机化"改造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1)重庆市耕地小而碎,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2)耕地主要分布在坡度为6°~15°、海拔高度为200~500 m区域,其中海拔在300~400 m范围内的耕地是"宜机化"改造最理想的区域,占主要耕地的48.88%.3)通过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将综合地形复杂度指数分段后得到6个适宜程度:非常适宜、适宜、比较适宜、比较不适宜、不适宜和非常不适宜;低于平均地形复杂度指数值的区县共25个,包括处于非常适宜区的潼南区等9个区县、处于适宜区的璧山区等7个区县和处于比较适宜区的綦江区等9个区县.评价结果与重庆市地貌格局高度重合,建议优先考虑在适宜性程度高的区县进行"宜机化"改造.因此,在GIS空间分析功能的支撑下,基于地形复杂度的适宜性评价方法能有效评价丘陵山地耕地"宜机化"改造的适宜性,对耕地坡度<15°的区域进行"宜机化"改造将大大提升重庆市农业机械化程度,重庆市耕地"宜机化"改造潜力大.
文献关键词:
重庆市;地形复杂度;宜机化;适宜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伶俐;李江文;钟守琴;杨朝现;魏朝富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 4007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伶俐;李江文;钟守琴;杨朝现;魏朝富-.基于地形复杂度的重庆市耕地"宜机化"改造适宜性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02):302-313
A类:
B类:
地形复杂度,宜机化,适宜性评价,丘陵山地,山地农业,农业机械化发展,合理规划,规划改造,地块,破碎度,限制因素,区县,评价单元,空间分析,数据包络法,DEA,地主,海拔高度,中海拔,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指数值,适宜区,潼南区,璧山区,綦江区,地貌格局,先考,有效评价,升重,农业机械化程度
AB值:
0.2635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