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民国时期民意调查组织者与调查对象论析
文献摘要:
民国时期,随着社会学调查方法的传入,加之共和制度的建立激发了民意表达诉求,民意调查大量涌现.民国早期民调基本是在没有专业民调机构主持的情况下,由报刊、学校和社会团体举办,调查对象局限在报刊读者和大中学校师生范围,1927年之后一些民调受到政府指导掌控.由于仅反映部分人群的诉求,加之缺乏必要的民调专业技术规范,并受到政治干扰,调查结论殊难上升为普遍民意,最多只是"意见领袖"的意愿表达.尽管如此,根据"士民关系"的传统理论,基于管窥方法,民国时期民调反映的特定社会群体诉求,对于认知近代中国的整体民意及其变化仍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文献关键词:
民国时期;民意调查;组织者;调查对象;"意见领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勉
作者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勉-.民国时期民意调查组织者与调查对象论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161-172
A类:
大中学校,政治干扰
B类:
民国时期,民意调查,调查组,组织者,论析,调查方法,传入,共和制度,民意表达,民调,调机,报刊,社会团体,政府指导,掌控,技术规范,殊难,多只,意见领袖,意愿表达,尽管如此,士民,管窥,社会群体,近代中国
AB值:
0.35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