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康德的历史终结论
文献摘要:
康德的历史终结论不仅是他的历史哲学中的重要论题,对于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这个问题上,康德各个文本中呈现出来的观点似乎是不一致的.这需要从现象界和理知世界两个层面来思考这一问题,并可以分别从个体与整体两个视角来考察.在现象界的个体视角中,历史的终结意味着每个人在其生命终结时自己清算一生的所作所为;而在现象界的人类整体视角中,历史是永不终结的,历史总是向未来无限地延伸着,人类世代也是向未来无限地延续着.在理知世界,历史的终结对于个体灵魂而言意味着,灵魂对整个感官世界的疏离和无能为力,在这点上,康德否定灵魂轮回转世的观念;而从整体视角看,全部人类历史从开端到终结,都在上帝的预见和掌控之中,终结不是一个瞬间事件,而是人类在全部时间中的恒久功业.康德通过这种历史终结论一方面论证了普遍历史理念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揭示了道德上的终极目的在普遍历史中的可实现性.
文献关键词:
康德;历史终结论;现象界;理知世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凤娟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凤娟-.康德的历史终结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112-119
A类:
理知世界,感官世界
B类:
康德,历史终结论,历史哲学,论题,道德形而上学,现象界,历史的终结,清算,所作所为,整体视角,永不,人类世,世代,结对,言意,疏离,无能为力,这点,轮回,回转,转世,人类历史,开端,上帝,掌控,瞬间,恒久,功业,普遍历史,终极,极目
AB值:
0.335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