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道德切身与性格生成——论康德的"道德愉悦"
文献摘要:
康德的伦理学并不拒斥道德愉悦,被康德认可的道德愉悦是一种智性的、实践的愉悦.从愉悦与欲求的关系上看,道德愉悦不是作为欲求的原因而先于欲求,而是作为欲求的结果而后于欲求;从愉悦的内容上看,道德愉悦是由德行带来的自我满足,居于感性的幸福和上帝的至福之间.道德愉悦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道德愉悦使道德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得以直观化,有限的道德主体由此认识到道德与自己的切身相关性;另一方面,道德愉悦能够增进主体对道德的理性兴趣,稳固主体的道德意向,增强主体的德性力量,最终促进道德主体形成一种既愉悦又有德的稳定性格.
文献关键词:
康德;道德愉悦;自我满足;切身性;性格
作者姓名:
惠永照
作者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惠永照-.道德切身与性格生成——论康德的"道德愉悦")[J].道德与文明,2022(03):131-139
A类:
道德愉悦
B类:
康德,伦理学,拒斥,智性,欲求,系上,先于,德行,自我满足,居于,福和,上帝,至福,直观化,道德主体,身相,德性,切身性
AB值:
0.2432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