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凤凰与早期中国理想士人人格的赋形
文献摘要:
西周初形成的天命观以君权神授、以德配天为核心内涵,解决的是政权合法性问题.在这一历史语境中,凤凰被形塑为传达天命的使者,代表天临鉴人间君王之"德",并成为"明王"的预示.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凤凰的知识和信仰被转换、改造,用以建构和形塑理想士人人格.孔子将"知天命"作为君子人格的本质,将"德"由政治面向的君王的德行转换为人性面向的士人的德性,将天命转换为理想士人人格合理性的来源,同时将凤凰出现与否和君子的穷通联系起来,将其形塑为君子人格的表征.凤凰的形态与仁、义等德目的对应关系随后也被系统地建立起来.屈原虽不言天命,但关于政权合法性的思考没有超越周初的天命观,而且,他极其关注士人的人格,张扬凤凰被放逐、被囚禁以及与众鸟的对立和错位,将其形塑为洁身自好、取义成仁的骚人人格的表征,透露出士不遇的焦虑,这得到了宋玉的发扬.汉代士人则基于时势的体验,主张"知命"、"委命",建构适应大一统的新君子人格,潜藏着吁求君德和消解士不遇焦虑的文化动机;基于环境判断或远翔或降临的凤凰被形塑为审时度势以选择进退的新君子人格的表征.凤凰虽被不断形塑为不同内涵的理想士人人格,但都潜藏着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不遇焦虑的体验和自我调适的努力,成为早期中国的重要文化表征.
文献关键词:
凤凰;天命观;士人人格;新君子人格;士不遇
作者姓名:
邹福清
作者机构:
湖北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引用格式:
[1]邹福清-.凤凰与早期中国理想士人人格的赋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29-38
A类:
士人人格,穷通,取义成仁,新君子人格
B类:
凤凰,早期中国,赋形,西周,周初,天命观,君权神授,以德,核心内涵,历史语境,形塑,使者,人间,君王,明王,预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知天命,德行,的士,德性,通联,德目,屈原,虽不,不言,张扬,放逐,被囚,囚禁,洁身自好,骚人,透露,士不遇,宋玉,汉代,时势,知命,大一统,潜藏着,吁求,降临,审时度势,进退,人生价值,自我调适,文化表征
AB值:
0.3135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