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符号机制探赜
文献摘要:
中华文化符号浓缩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厚重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集体记忆与民族情感,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内蕴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深刻要义.以聚焦"共性"、强调"共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符号表达的主基调,建构中华文化符号的价值整合机制.从而深刻体现出基于符号共享—价值共通—情感共鸣—理想共振的逻辑走向,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即通过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凝合个体公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知价值;凝聚中华民族大团结,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价值;凝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价值.
文献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文化;中华文化认同;"五个认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乐;王艺桦
作者机构: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乐;王艺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符号机制探赜)[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16-23
A类:
B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赜,中华文化符号,数千年,厚重,集体记忆,民族情感,内蕴,共同体理念,符号表达,基调,价值整合,整合机制,共通,情感共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各民族共享,凝合,认知价值,中华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情感价值,凝集,共有精神家园,目标价值,中华文化认同,五个认同
AB值:
0.2701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