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西集句诗论比较
文献摘要:
中西文学史上的创作者与批评者都习惯将集句创作比喻为文本补缀的艺术,这为二者的理论比较提供了基础.集句倾向于采择具有公共性的文本材料,所谓"公共性"一般只能依托于文学经典.这使集句本身带有文学追忆与经典崇拜的性质.集句作为一种写作,形式上是文本的转移与组合,但又不止于此,这一过程还包含着意义的重新"赋予".换言之,集句创作者是在进行文学的再生产.每一次再生产,都使原先的经典文本或多或少发生了意义上的转变.因此,看上去仅仅是文本游戏的集句诗,实则也是在探索语言、文本的意义边界.这个边界总是可以被不断推展.
文献关键词:
集句;经典;文本;文学生产;意义
作者姓名:
潘静如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北京100732
引用格式:
[1]潘静如-.中西集句诗论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35-44
A类:
B类:
集句诗,诗论,中西文学,文学史,创作者,批评者,比喻,喻为,补缀,采择,公共性,文学经典,追忆,崇拜,不止,止于,着意,换言之,再生产,原先,经典文本,或多或少,看上去,实则,推展,文学生产
AB值:
0.4214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