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理解虚拟时间:时间性、文明及其悖论
文献摘要:
在虚拟时代,虚拟媒介是虚拟时间的寄宿者、供养者和生产者,虚拟时间在休闲、嵌入、沉浸、触发和信用等时间性维度表现出社会文明的潜质.虚拟时间不仅把虚拟时代"忙碌的人"拖拽到"即时空间",被虚拟时间嵌入的虚拟消费抑或缓解了因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诸多时间压力,还通过虚拟技术为虚拟时间的休闲消费提供全景、全域、全时段的沉浸式服务,实现了社会信用文明系统的救赎与补充.尽管虚拟时间促成了新型的虚拟文明,但也掠夺了自然文明,尤其是挤占了休闲文明,或腐蚀了精神文明,给当下社会文明带来悖论性的挑战.廓清虚拟时间的时间性与文明属性及其悖论有利于揭示虚拟时间的现实意义及其价值逆向,也能明晰虚拟文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基本走势及其关联逻辑.
文献关键词:
虚拟媒介;虚拟时间;时间性;虚拟文明;空间意义
作者姓名:
潘天波
作者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天波-.理解虚拟时间:时间性、文明及其悖论)[J].现代传播,2022(11):74-81
A类:
宿者
B类:
虚拟时间,时间性,虚拟媒介,寄宿,供养,生产者,社会文明,潜质,忙碌,拖拽,时间嵌入,抑或,时间压力,虚拟技术,休闲消费,全景,沉浸式服务,社会信用,救赎,虚拟文明,掠夺,挤占,精神文明,悖论性,廓清,清虚,文明发展,走势,空间意义
AB值:
0.354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