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反"境电影表演美学研究
文献摘要: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正值中国社会转折与巨变的过渡期.这一时期电影中的表演呈现出"反"境的美学特征."反"作为老子的思想及言说方式,既是哲学范畴又是美学范畴,兼具"相反"与"返回"两个含义.就"相反"之意而言,"反"才是真正用以说明和显示的具体内容,显现为反面于儒家明德传统价值的另外一种价值取向;就其"返回"之意而言,则是指复归其性、其根,不背离自身本性的归真.在时代过渡期中出现的玩世不恭、疏懒等异行与主流文人传统文化根脉相碰撞后,形成了纵任放诞的"反"境表演美学观.电影中显现出的游戏反讽、闲散疏懒的城市知识青年角色塑造及表演范式,建构了后计划经济时代转型影响下青年人既不作恶也不伪善,迷茫,抵抗,以异行寻找方向的独特言行、情感模式与价值选择.
文献关键词:
电影表演;表演美学;游戏化;城市知识青年
作者姓名:
冯果
作者机构: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上海200444
引用格式:
[1]冯果-.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反"境电影表演美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81-87
A类:
纵任
B类:
电影表演,表演美学,美学研究,正值,巨变,过渡期,美学特征,老子,言说方式,哲学范畴,美学范畴,返回,正用,具体内容,反面,明德,传统价值,就其,复归,背离,归真,玩世不恭,疏懒,异行,文人传统,文化根脉,相碰撞,放诞,美学观,显现出,反讽,闲散,城市知识青年,角色塑造,计划经济时代,时代转型,青年人,不作,作恶,伪善,迷茫,言行,价值选择,游戏化
AB值:
0.4956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