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何为哲学与如何做哲学
文献摘要:
哲学之为哲学的普遍品格,与哲学的理论内涵具有一致性,后者决定了研究中国哲学不能仅仅限定在历史材料的梳理这一层面,在从事哲学史研究之时,需要从以往经典中揭示其普遍的意义.这一进路的前提,是肯定"史"和"思"之间的沟通或哲学的历史和哲学的理论的统一.与史思互动相关的,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关系.历史地看,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都曾各自独立地发展,随着中国步入近代,中西之学的相遇、相撞、相融逐渐成为一种需要正视的历史现象.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西方哲学包含丰富的思想资源.就中西之学的关系而言,对西方哲学态度需要有宽宏的气度,后者意味着承认中西之学及其传统固然各有自身特点,但都是哲学研究和思考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从学理的层面看,这意味着在世界哲学的这种视野之下来看待中国哲学并从事哲学的思考.如果说,以世界哲学为内涵的开放视野构成了中国哲学在今天延续生成过程的前提,那么,注重多元的哲学智慧则为这一过程提供了内在的理论依托.就更为实质的方面而言,除了史思互动、中西交融,以及与之相关的世界哲学视域之外,"如何做哲学"或哲学的研究进路,还可以从基于科学的反思、生活实践、形上与形下的互动等层面加以考察.
文献关键词:
史思互动;中西交融;多元进路
作者姓名:
杨国荣
作者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甘肃 兰州730070
引用格式:
[1]杨国荣-.何为哲学与如何做哲学)[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37-43
A类:
史思互动,多元进路
B类:
何为,做哲学,理论内涵,中国哲学,仅限,历史材料,哲学史研究,之时,西方哲学,史地,立地,国步,相遇,相撞,历史现象,思想资源,宽宏,气度,承认,固然,自身特点,哲学研究,研究和思考,世界哲学,如果说,生成过程,哲学智慧,中西交融,哲学视域,研究进路,生活实践
AB值:
0.3470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