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德里达到德勒兹:关于重复与差异的电影哲学
文献摘要:
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具有源远流长的本体论传统,包括关注怎样的问题具有解释的资格,事物的本质为何,又是如何变化的等等.在20世纪的语言学转型后,强调重复、差异与变动的后结构主义取代了长久以来的形而上学传统,深刻影响了电影学科的理念建构.其中,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作为后结构主义的哲学著作闻名于世,德勒兹则借一本同样讨论差异的《重复与差异》重拾了德里达对于矛盾或不兼容的思考,并延续了尼采以来颠覆柏拉图主义、瓦解形而上学的计划当中.在关于电影的哲学中,自柏拉图以来侵扰哲学家们的实在的混乱更加明显,许多创作者都致力于整理出一种和谐有序的影像结构——如同漫长的形而上学时期中思想者们所做的那样.重复与差异这两个贯穿西方哲学发展历史与语言学进化历程的关键概念,也在电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焦琳
作者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焦琳-.从德里达到德勒兹:关于重复与差异的电影哲学)[J].电影评介,2022(18):37-40
A类:
B类:
德里达,德勒兹,电影哲学,西方哲学,认识论,有源,源远流长,本体论,调重,后结构主义,长久以来,形而上学,电影学,哲学著作,闻名于世,一本,重拾,尼采,柏拉图主义,瓦解,侵扰,哲学家,创作者,如同,上学时,思想者,那样,哲学发展,关键概念
AB值:
0.3558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