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和《<中庸>解》,不仅对王世贞《读<大学>》《读<中庸>》的原文进行了化用,还将其中的重要观点加以引申发挥;而对朱熹批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经学与政治之间密切关系的强调,则显示出荻生徂徕对王世贞经学思想的本土化改造.徂徕学派在文学和经术领域的并行发展,显示出王世贞对荻生徂徕存在的双重影响.">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文学到经学:荻生徂徕对王世贞的发现与接受
文献摘要:
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家荻生徂徕在中年时期接触到明代文学家李攀龙和王世贞的著作,受二人影响创立了古文辞学说.就荻生徂徕对王世贞文学思想的接受而言,一方面受到其诗文观念的影响,编选《唐后诗》申明了取法盛唐的诗学主张,又编选《四家隽》确立了"修辞"与"尚法"的古文追求;另一方面也为其经学思想所启发,形成了政治色彩鲜明的经学观.荻生徂徕所作《<大学>解》和《<中庸>解》,不仅对王世贞《读<大学>》《读<中庸>》的原文进行了化用,还将其中的重要观点加以引申发挥;而对朱熹批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经学与政治之间密切关系的强调,则显示出荻生徂徕对王世贞经学思想的本土化改造.徂徕学派在文学和经术领域的并行发展,显示出王世贞对荻生徂徕存在的双重影响.
文献关键词:
荻生徂徕;王世贞;经学;政治儒学;本土化改造
作者姓名:
朱丽霞;薛欣欣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200240;常州大学 周有光文学院,江苏 常州213164
引用格式:
[1]朱丽霞;薛欣欣-.从文学到经学:荻生徂徕对王世贞的发现与接受)[J].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125-133
A类:
政治儒学
B类:
学到,荻生徂徕,王世贞,日本江户时代,儒学家,触到,明代文学,文学家,李攀龙,人影,古文辞学,文学思想,诗文观,编选,申明,取法,盛唐,诗学主张,四家,修辞,尚法,经学思想,色彩鲜明,所作,中庸,原文,化用,重要观点,引申,朱熹,密切关系,本土化改造,学派,经术,双重影响
AB值:
0.4222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