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朱熹"敬"思想的意蕴及时代意义
文献摘要:
在宋代理学中,"敬"被理学家视为心性修养的重要工夫.朱熹因道南学派主体体验"未发求中"的方法无法抵达心体未发前的气象而转向将未发已发问题的着重点放在对心的考察上.他以性为未发、情为已发,未发之性为体、已发之情为用,提出"心有体用""心通贯未发已发".在此基础上,朱子对"敬"做了具体的规定,并以静坐持敬深化他所继承于程颐的"敬义夹持"说,提出了"涵养察识,用敬致知,用敬贯未发已发"的思想."敬"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在的."敬"的内在道德觉悟又必发为外在的道德行为,贯通人的内在心性与外在人生践履.朱子的"主敬"思想,为现代社会提供了现成的工作伦理资源,而敬畏伦理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防腐倡廉等提供了现实意义.
文献关键词:
朱子;"敬"思想;意蕴;时代意义
作者姓名:
张品端;龚文华
作者机构:
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福建武夷山354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品端;龚文华-.朱熹"敬"思想的意蕴及时代意义)[J].江淮论坛,2022(05):94-98
A类:
B类:
朱熹,时代意义,宋代理学,理学家,工夫,道南学派,抵达,心体,未发已发,发问,着重点,体用,心通,朱子,静坐,程颐,夹持,察识,敬致,致知,内在道德,觉悟,发为,道德行为,通人,践履,现成,工作伦理,敬畏,理则,和谐共存,防腐,倡廉
AB值:
0.5457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