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刚柔相济"美学思想的形成及其呈现
文献摘要:
刚柔相济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思想之一.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刚柔便与阴阳一起,成为周易哲学的核心,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末魏晋以来,随着文学、艺术的发展,刚柔在《文心雕龙》等文论著作中屡被提及,从文气说进入到文体论.清代姚鼐把刚柔美学理论推向了高峰,不仅明确了阳刚、阴柔这两种美学的基本类型,还认为两者可以"糅而偏胜"、并行不废.在丰富的美学实践以及传统"中和"原则的影响下,纯刚、纯柔并不被推崇,"刚柔相济"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理想的审美追求,在书法、绘画、词曲等艺术门类中皆有丰富体现.
文献关键词:
刚柔;阴阳;刚柔相济;审美理想
作者姓名:
陈丽丽
作者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河南 开封475001
引用格式:
[1]陈丽丽-."刚柔相济"美学思想的形成及其呈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07):180-186
A类:
B类:
刚柔相济,美学思想,中华美学精神,核心思想,先秦两汉,两汉时期,阴阳,周易哲学,汉末魏晋,文心雕龙,文论,论著,文气,文体论,姚鼐,柔美,美学理论,推向,阳刚,阴柔,基本类型,美学实践,推崇,审美追求,书法,绘画,词曲,艺术门类,审美理想
AB值:
0.4256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