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动态耦合协同研究
文献摘要:
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耦合协同是区域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本研究基于2014-2019年成渝地区22个市(州)的面板数据,通过构造耦合协调度模型、GM(1,1)预测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动态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时序上各市(州)耦合协调度变动趋势较为稳定,总体呈"倒M"型上升趋势,空间上严重失调市(州)由2014年的11个减少至2019年的8个,中度失调市(州)由7个上升至9个,优质协调市(州)由1个上升至2个.未来五年成渝地区耦合协调度将实现稳步提升,但整体仍处于中度失调阶段且地区间发展差异将更加明显.从影响因素看,高校人力资本对第二、第三梯队耦合协调度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科技创新能力和地区财政实力对三大梯队耦合协调度均有促进作用,而城镇化水平对第二梯队耦合协调度有阻碍作用.要实现三元子系统深度融合,需要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发挥核心城市的扩散效应.
文献关键词:
成渝地区;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耦合协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文伯;赵志强;禹雪
作者机构: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文伯;赵志强;禹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动态耦合协同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130-143
A类:
B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动态,动态耦合,耦合协同,协同研究,同是,区域经济建设,耦合协调度模型,GM,Tobit,耦合关系,各市,变动趋势,优质协调,发展差异,第三梯队,回归系数,科技创新能力,财政实力,城镇化水平,第二梯队,元子,高等教育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核心城市,扩散效应
AB值:
0.2960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