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碳中和"的城市协同路径研究——基于"碳达峰"异质性的门限模型
文献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氧化碳(CO2)排放逐渐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在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的基础上,通过拓展的EKC曲线探究了中国247个城市的CO2排放路径问题.研究表明:人均GDP对城市CO2排放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非对称倒"U"型关系,碳达峰点后的EKC曲线趋势较缓.城市异质性研究发现:(1)能源型和重工业型城市是中国CO2排放的主要来源,受工业结构的制约,这两类城市需要在经历两阶段碳排放不断增长的趋势之后,才能实现碳达峰目标;(2)轻工业型、技术型和服务型三类城市均在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末期实现了碳达峰目标,之后两阶段CO2排放开始呈现递减趋势;(3)技术型城市较好地协调了经济增长和CO2排放之间的关系,轻工业型城市维持了经济发展的低碳运行,人口集聚使服务型城市面临严峻的生活领域碳排放问题.因此,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积极探索城市间的协同路径,发挥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技术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轻工业城市的绿色高效发展,使能源型和重工业型城市加速完成产业转型和升级.
文献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生态补偿;效率;公平
作者姓名:
曲越;秦晓钰;汪惠青;夏友富
作者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266590;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银行研究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03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 北京100029
引用格式:
[1]曲越;秦晓钰;汪惠青;夏友富-.中国"碳中和"的城市协同路径研究——基于"碳达峰"异质性的门限模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50-63
A类:
B类:
城市协同,协同路径,门限模型,居民生活,放逐,碳核算,核算数据,CEADs,EKC,排放路径,路径问题,先上,峰点,城市异质性,异质性研究,重工业,工业型,工业结构,两阶段,轻工业,技术型,服务型,第一阶段,放开,低碳运行,人口集聚,市面,活领,辐射作用,工业城市,绿色高效,高效发展,使能,生态补偿
AB值:
0.3863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