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Py-GC/MS的沙漠湖泊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分析及古气候应用初探
文献摘要:
湖泊沉积物中直链脂肪族化合物(MCCs)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环境条件的变化可促使MCCs在游离态和结合态间发生转化,是古气候重建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以往研究中对样品前处理通常采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得到MCCs游离态组分,而以化学键合、物理吸附等形式赋存的结合态组分无法通过溶剂提取,不能获取结合态组分特征对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信息.本文将热裂解这一有机质高效分解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实现了对内蒙古伊和沙日乌苏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组成的精细刻画,并识别、分析了共计3类、71项结合态MCCs化合物.结果表明:热解温度是影响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沉积物样品中结合态MCCs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450℃以下热解能量较低导致结合态MCCs解析不充分,550℃和650℃下各类结合态MCCs(含正构烷烃、正构烯烃及α-正构脂肪酮)充分解析,可经GC-MS实现在线分离、识别;随着热解温度升高,裂解产物中MCCs平均链长趋于降低,过高的裂解能量影响了产物中MCCs化合物链长特征对气候变化指示的敏感性.经研究各类MCCs分布特征发现,550℃下正构烷烃平均链长特征与传统气候替代指标游离态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δ13C27~33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3).结合态正构烷烃ACL25~31指标响应了区域有效降水变化特征,识别了区域内5.6ka、3.9ka前后的干旱期,反映了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对应了北半球中纬度有效降水变化.
文献关键词:
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伊和沙日乌苏湖;结合态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古气候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尚文郁;孙静轶;谢曼曼;岑况;蔡泽;战楠;凌媛;孙青
作者机构:
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淮南师范学院,安徽淮南 232038;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尚文郁;孙静轶;谢曼曼;岑况;蔡泽;战楠;凌媛;孙青-.基于Py-GC/MS的沙漠湖泊直链脂肪族化合物分析及古气候应用初探)[J].岩矿测试,2022(05):836-848
A类:
伊和沙日乌苏湖,正构脂肪酮,13C27,ACL25,6ka,9ka,结合态直链脂肪族化合物
B类:
Py,沙漠,应用初探,湖泊沉积物,中直,MCCs,气候变化响应,游离态,古气候重建,生物标志物,样品前处理,混合溶剂,溶剂提取法,化学键合,物理吸附,赋存,组分特征,气候环境,指示信,热裂解,有机质,分解技术,热解温度,正构烷烃,烯烃,裂解产物,链长,长特,特征发现,单体碳同位素,降水变化特征,干旱期,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北半球,中纬度,质谱法
AB值:
0.2135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