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硅酸盐玻璃中的Na和K含量电子探针分析条件设定探讨
文献摘要:
含Ti硅酸盐玻璃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上均有重要价值,亟需对其进行准确的成分分析,为进一步的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对玻璃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时,由于样品的易损性和其中(Na和K)阳离子在电子束轰击下极易发生迁移和扩散,因此往往需要经过条件实验来确定合适的分析条件,确保样品在该条件下能够保持尽量稳定的状态,才能获得相对准确的定量分析结果.本文通过改变电子束束斑大小、电子束束流强度,以及待测元素特征X射线谱线峰位的计数时间,对高Na(NTS)和高K(KTS)的两类含Ti硅酸盐玻璃(Na2 O/K2 O-TiO2-SiO2)进行系统分析,以获得其准确的元素化学组分,并为样品进一步的物理属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本文研究表明,随着束斑大小增加、电流降低以及增加计数时间的变量改变,待测元素的定量分析结果大都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并且,以最大限度接近样品理论含量为标准,确定在大束斑(80~100μm)、小电流(3nA或5nA)及适宜计数时间(10s、20s、30s和40s)条件下,可以对样品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这与以往的玻璃分析条件有所不同,可能与本文样品的高N a、K以及Ti含量有关.与此同时,通过网格分析元素面分布建模,本文研究还揭示了待测样品中可能存在化学价键及相应晶体化学组构,这将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探索方向.
文献关键词:
硅酸盐玻璃;Na2O-TiO2-SiO2体系;K2O-TiO2-SiO2体系;电子探针;定量分析;网格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芳洲;李小犁
作者机构: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芳洲;李小犁-.硅酸盐玻璃中的Na和K含量电子探针分析条件设定探讨)[J].岩矿测试,2022(02):161-173
A类:
电子束束斑,3nA,5nA
B类:
硅酸盐玻璃,电子探针分析,分析条件,基础科学研究,研究和应用,应用技术,技术开发,发上,科研工作,易损性,阳离子,轰击,该条,对准,变电,电子束束流,束流强度,元素特征,线谱,NTS,KTS,TiO2,SiO2,元素化学,化学组分,物理属性,加计,小电流,10s,20s,30s,40s,网格分析,素面,晶体化学,组构,Na2O,K2O
AB值:
0.3653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